2月11日下午,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到新发地市场组织召开“新发地调研座谈工作会”。会议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连武主持,市农业农村局、丰台区相关部门及新发地市场主要企业代表参会,共同探讨本地农产品生产流通及市场转型升级路径。
会议围绕北京市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展开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首先介绍了本地农产品上市时间、产量分布及技术推广成果,强调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种植效率。随后,新发地市场多家龙头企业代表逐一发言,重点汇报了主营业务、年交易量及北京本地农产品采购情况。其中,市场经营大户李忠跃(北京鑫跃昌盛)分享了大兴区7000亩甜玉米“两茬种植”经验;李广西(北京丰顺园)介绍了房山区草莓西红柿的订单化生产模式;赵瑞恒(北京恒艳科技)则展示了大兴魏善庄600亩白萝卜规模化种植成果。多家企业表示,未来将深化直供基地合作,强化季节性收购规划,进一步保障首都“菜篮子”稳定供应。
丰台区政协副主席、农工委书记、农业农村局局长陈阳在讲话中指出,丰台区作为新发地市场所在地,始终高度重视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与升级。他表示,丰台区将继续支持新发地市场的转型升级工作,推动市场与本地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,助力打造高效、安全、绿色的农产品流通体系。陈阳还强调,丰台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的协作,共同推动智慧农业和数字化市场建设,为首都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产品。
市场农产品行情分析师刘通结合当前市场形势,分析了北京本地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及价格走势。他指出,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,市场需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,推动优质优价机制落地。他还建议,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,引入新品种、新技术,提升产品竞争力。
市场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在讲话中表示,新发地市场将继续发挥首都农产品供应主渠道作用,积极推动市场转型升级,加强与本地农业生产基地的合作,提升供应链效率,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。他强调,未来将重点推进智慧化市场建设,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优化市场管理,提升服务水平。
在交流研讨环节,与会人员就数字化农业技术应用、品牌建设及产销对接等议题展开讨论。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提出,将依托大数据平台完善市场监测预警体系,助力企业精准决策。
会议最后,陈连武副局长总结指出,新发地市场作为首都农产品流通的核心枢纽,需持续发挥龙头作用,推动本地农业“产供销”一体化发展,同时加快智慧化升级步伐,为市民提供更优质、更安全的农产品。
此次座谈会为新发地市场与政府部门、技术单位搭建了高效沟通平台,明确了未来合作方向,为北京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供稿 、摄影 |孙靖凯